在繁华的黄浦江畔,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PET/CT与PET/MRI在肿瘤治疗决策及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学习班(第二期)顺利开班,来自北京、广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福建、江西、新疆等省市及上海本地共计10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学习班,其中30%的学员为医院核医学科学科主任或主任医师。
学习班邀请了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黄刚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田嘉禾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亚明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铁教授、上海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辉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刘士远教授、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主任委员、空军总医院李立伟教授、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徐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李彪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管一晖、赵军教授、长海医院左长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张贵祥教授、核医学科赵晋华教授等诸多核医学著名专家为学员授课。
学习班开幕仪式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铁教授代表核医学分会为学习班致辞,他表示2013年第一期学习班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第二期学习班在上届成功的基础之上更上一层楼,学习班内容丰富充实,引领了分子影像学的前沿,对推动核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彭志海教授代表医院欢迎各位授课专家与学员参与本次学习班,彭院长充分肯定了本次学习班在分子影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高度赞赏了核医学科在本次学习班筹备工作中的组织与号召能力。
授课期间,李亚明教授讲述了PE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李教授详细介绍了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方式和优缺点,讲课内容具有非常好的实践价值;田嘉禾教授带来了301医院2000余例PET/MRI检查的应用体会,大多数学员是第一次听到PET/MRI实例讲课,觉得内容非常新颖,收获很大;上海新华医院儿科全国闻名,王辉教授讲述了儿科肿瘤PET/CT应用实例,这又是一个在其他学习班听不到的内容;李立伟教授随后总结了多影像模式在肿瘤临床路径中的优选应用与优势互补,他认为未来影像学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多影像模式协同应用,在肿瘤无创诊断方面起主导作用;刘士远教授为学员讲述了肺部孤立结节的诊断和随访规范,学员在学习之后均感觉非常实用,在肺部SPN处理上有了明确的方向;徐浩教授第二次来学习班讲课,今年他讲课的内容是基于精准定量化PET/CT技术的肿瘤治疗指导,为学员讲述PET/CT精准定量技术和PERSIST原则在肿瘤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全国最强,所以神经系统PET/CT检查量也是最多的,管一晖教授讲述了神经系统PET/CT显像,各种神经系统显像剂在他的手里应用自如,让学员大开眼界;赵军教授作为核医学分会PET学组组长,向学员们介绍了最新的PET/CT肿瘤临床应用指南,对规范PET/CT的临床应用具有深远意义;李彪教授作为上海交通大学Med-X学院瑞金医院分子影像中心的负责人,给学员们介绍了中心micro PET/CT在科研中的应用实例,为学员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左长京教授讲授了PET/CT在胰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他认为增强CT与PET图像融合更实用于胰腺病变的诊断;赵晋华教授作为淋巴瘤PET/CT显像的著名专家,这次她带来的课程是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疗效预测与评估,赵教授介绍了淋巴瘤的分类、显像特点再转到复发/难治性淋巴瘤PET/CT疗效监测与评估,内容丰富有层次,学员感到非常容易理解。最后,黄钢主委为学习班总结授课,讲述了分子影像学的发展与思考,他提出在座的学员都是核医学精英,但现在是不代表未来是,我们要勤学勤练,每天都进步一点,才能将核医学发展壮大,为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总而言之,本次学习班教学内容非常实用,授课老师讲的精彩,学员们听的认真,学习效果显著。
在学习班第二日下午,还举行了第96次上海市核医学联合读片会,华山、市一、长海、仁济等医院带来了典型的和疑难的PET/CT病例,上海本地及外地学员均积极发言,讨论气氛热烈,与会医师们在分析病例时条理清楚,分析到位,体现了较高的诊断水平。
学习班结束时,学员们充分肯定了本次学习班的教学与组织工作,对三天的学习生活感到非常满意,觉得真正的学习到了相关知识,没有走形式,最后,学习班在学员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