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的知名企业代表—全景医学影像。从2011年成立至今,全景医学影像在全国已经形成了9家(在营在建)的医学影像中心,成为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中心领域的“领头羊”。
“全景医学影像的核心价值是给临床提供优质的医学诊断。”全景医学影像联合创始人居培明说道。
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Medical Imaging Center 是指独立设置的应用X射线、CT、磁共振、超声等现代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并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并出具影像诊断意见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影像诊断部门。
独立医学影像中心虽然在中国看起来是一片蓝海,充满着机遇。但实际上其发展对比美国晚了整整30年。美国的独立医学影像中心起步早、已发展得非常成熟。
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5年美国医疗影像诊断市场从46.6亿美元增长到87.1亿美元,其中,40%的市场贡献来自于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美国的独立影像中心约有6800多个。
国金证券报告显示,中国影像市场规模约2000亿元,省会城市的医学影像中心规模约250亿至300亿元,县级市医学影像中心规模约300亿元。
“事实上,中国还处于一个相对起步的阶段。”居培明评价道。不过,美国的发展样本映射了中国独立医学影像市场存在的巨大潜能。
全景医学影像最早注册于2011年9月,“选择介入到医学影像领域,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鼓励,一方面我们在2005年参与公立医院影像设备的投资,发现了这一市场存在的机遇。”居培明介绍道。
历时4年的筹备,最终在2015年,上海徐汇第一家也是国内首家经卫计委批准设立的标准意义上的第三方影像诊断中心开业运营;随后的几年中,杭州全景影像诊断中心、广州全景影像诊断中心、重庆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天津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相继开业。
快速扩张的背后,也彰显了全景医学影像的实力和优势。居培明介绍,全景医学影像的核心优势为专业能力和技术优势。
专业能力主要表现为人才储备。影像科医生一直以来都非常稀缺,在全景医学影像成立之初,其就将人才作为非常重要的部分。居培明介绍,全景医学影像不仅拥有一支由影像医学大咖周康荣、知名专家杨春山、周智洋、陈萍、何之彦等组成的医疗团队。
在人才内部培养方面,全景推行学科带头人计划,搭建分级合理的人才梯队,充分发挥专家级教授传帮带的作用,提高医生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同时将每个中心的优势学科迅速在全景内部各中心之间复制,形成全景整体的优势。
此外,在人才对外拓展交流方面,通过“问计于临床”,开展了影像与临床的融合交流,真正了解临床所需,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升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借助全景全国的影像诊断网络平台,围绕影像的优势延伸出新的业态,如多学科会诊,以影像牵头,整合全国各地的优质临床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病患提供肿瘤、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的诊疗方案。
“我们非常重视给医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里的‘环境’指的不只是好的待遇,还提供好的成长机会。最近几年,全景举办了一系列融合放射学、核医学、临 床医学三大学科的高规格学术会议。” 居培明介绍道。
他分享,在2018年度和2019年度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年会上,全景的医生总共有7篇文章被录取,包含最高级别的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 5篇,poster presentation 2篇,其中一篇获得2018年的(ERF- SNMMI)年度最佳摘要。“可以说我们是唯一一家做报告的社会资本办医。”居培明说道。
人才之外,技术优势也是医学影像发展的关键因素。居培明介绍,全景配备了西门子、GE、飞利浦影像诊断设备,包括全球前沿的“多模态”影像筛查设备PET/MR,以及 PET/CT、Flash 双源螺旋CT、3.0T磁共振等一系列高端影像诊断设备,覆盖全病种的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