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PET/MR新冠肺炎研究成果登国际核医学领域顶级期刊

基于联影“时空一体”超清TOF PET/MRuPMR 790,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王梅云团队开展了全球首例PET/MR新冠肺炎研究,其报道 PET/MR and PET-CT in a Severe COVID-19 Patient 于6月4日在国际核医学领域顶级期刊 《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IF=7.182)发表。这是国际上第一篇采用PET/MR对新冠肺炎开展研究的文章。


影像学检查在新冠肺炎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疫情期间,王梅云团队使用联影北斗CT,筛查了1000余例疑似患者,并对55例确诊患者的肺部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新冠肺炎患者胸部CT上病灶多呈磨玻璃影,双侧多肺叶受累,尤以下肺叶常见。相关研究成果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 Pneumonia 发表于国际放射学领域权威期刊《欧洲放射学》(European Radiology)(IF=3.962)。


新冠肺炎除引发肺部病变外,还会导致患者心血管功能障碍并累及其他器官,既往研究均侧重于使用实验室指标间接评估可能带来的损伤,而PET/MR 可以帮助显示脏器功能障碍并反映潜在的作用机制。因此,王梅云团队基于联影PET/MR 研究了一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全身影像学表现。本研究未发现心血管方面的影像学改变,提示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分布与器官损伤并不一定相关。(影像科)